周四清晨,一缕柔和的朝阳伴着手机铃声,从窗帘夹缝中偷偷遛进房间,洒在我的脸上。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,瞥了一眼手机屏幕,才意识到我的春节小长假已经结束了。下一秒,身体条件反射般从床上抬了起来,下意识地完成了从洗漱到坐上通往公司的汽车这一系列动作。开始了自我的“思想洗涤”。
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人儿总感慨小时候的年味已经越来越淡,今年的春节,汕头存心善堂举办了首届庙会。庙会地点座落老市区存心善堂存心广场,让我们看演出、吃美食、玩游戏,跟着重重人流,穿梭于潮汕小吃、旅游纪念品及游艺项目之间,感受一把传统民俗年味儿!
汕头的小公园具有19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,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;加上两侧的旧街坊“四永一升平”,东部的旧“盐埕头”、北面的红亭、南面的“汕头港”,形成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。
农历三十除夕,一早在被窝就听到楼下邻居们在唧唧喳喳的安排年货,各种糖果、水果,杀鸡宰鹅的准备晚上除夕夜拜祖宗。过年过年,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生活,其实就是父母盼着在外辛苦工作的年轻人在这一天回家团聚,安排这一大桌丰富的饭菜拜祭祖宗,保佑在外辛苦的儿女们平平安安、顺顺利利...
工作后,感觉年味年年渐淡,少了小时候爆竹连声响的喜庆氛围,也没有了穿新衣走街串巷的新鲜感,多的还是在家接待客人喝喝茶拉拉家常。想起大学快毕业那段时期,内心一直不愿直接回到家乡工作,总觉得外面花花世界乐趣多多...
往年春节,我都会和亲戚朋友相约外出旅游。今年的春节较为特殊,我选择留在汕头,想好好借此佳节,看看家乡这一年来的腾飞变化。欣赏汕头的灯光秀、品尝大街小巷里的民间美食,再来一壶地道的潮汕功夫茶,以及与回汕过年的同学好友们叙叙旧…
今年的春节没有外出旅游的计划,只计划回爸妈的故乡探望亲戚朋友,我的家乡在——潮州内坑村,每年“游神”活动是必不可少的。潮汕传统风俗:“迎”老爷,“迎”既是游的意思,“老爷”在潮汕话中就是神明,“迎老爷”是一个祭祀活动,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...
年前在朋友的邀请下,在初五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坐上一大早的顺风车,一路前往潮州,在吃过午饭后小憩一会开始了一天的美食之旅。这次是过来土窑鸡,在今年的朋友圈已被大部分的土窑鸡刷屏,满满的节日气息氛围浓厚,朋友早早就已经在田野上选好了土窑的位置。
每到过年,大家都会有一个问题,今年过年去哪里放松游玩?对于小孩子,他们想去欢乐的游乐场;对于青少年,他们想去寻找刺激的过山车,机动游戏等等;对于中老年,他们想去远游,寻找未曾见过的新鲜感…
匠心,是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用漫长岁月完成手艺使命;匠心,是摒弃世间嘈杂,用心为每一张作品赋予生命;当所有的坚持换来一幅为人称道的作品时,才算不负光阴。
免责声明: 本站资料及图片来源互联网文章,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